鱼缸里的鱼长白点了怎么解决

来源:靓丽范 8.46K

鱼缸里的鱼长白点了可以把病鱼隔离喂养,在水中放入甲基蓝药液等。

鱼缸里的鱼长白点了怎么解决1

一、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

鱼身上有白点是白点病的症状。白点病是由小瓜虫侵入鱼体的皮肤或者鳃部导致的。白点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主要的病因是鱼缸中的温度较低或者水温骤变。

比如季节交替,更换的新水与老水水温差距过大,都可能会导致白点病。这种病多在春、秋梅雨季节发生,传播速度很快。病鱼患病的初期,胸鳍、背鳍和皮肤均会长出白点。病鱼虽然能正常觅食,但会常用身体摩擦硬物。患病的'后期,它们无法正常进食,很快就会死亡。

鱼缸里的鱼长白点了怎么解决
  

二、鱼身上有白点怎么办

1、隔离:白点病具有传染性,发现病情后马上把病鱼隔离喂养。水温要比原水升高2~3度,治疗的期间需要维持住水温。因为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水温在25度以上时就会停止发育,水温在28~30度时就会自然死亡。

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撒全缸,或者在水中放入甲基蓝药液治疗。

3、中期、晚期:可使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者是0.5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鱼,浸洗2-3小时左右。病鱼症状消失后应立即换水,避免鱼在水中待太久导致汞中毒。

鱼缸里的鱼长白点了怎么解决2

真正的白点病,可能出现在胸鳍上,胸鳍几乎无损伤、全透明

观赏鱼的胸鳍,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比较透明的,不会发乌也不会溃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因为季节原因或者是水温忽高忽低,不是不可能出现小瓜虫的情况,但是,在小瓜虫周围的鱼鳍,一定还是清澈通透的,并且,有可能体表、头部、尾部等,同时也会伴随这种极小的白点。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观赏鱼状态、和上述的诸多情况,以及自己的水温变化,去综合判断。

这种情况下,可以加温或者使用去除白点的药物治疗,这就不必再多言了,如果治疗不及时,确实可以要了整缸鱼的命。

而最近,很多鱼友反应的,我所看到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不是白点病,只是胸鳍磨损、受伤罢了。

因为如果是观赏鱼的体表出现大量白点,那就是白点病了,我们可以确定无疑,唯独这种情况,很多新鱼友可能分不清状况,就去胡乱下药。

观赏鱼的胸鳍撕裂伤,伴随部分溃烂、白蒙,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已经说过多次了

而我们所看到的,观赏鱼的胸鳍颜色并不是很透明,或者已经有所损伤,伴随着一两点的白蒙或者疙瘩,大部分都是源于打斗、磨损伤。

鱼缸里的鱼长白点了怎么解决 第2张
  

再加上水质不好,鱼缸的水质或者水温不配合,所以很难恢复,其实和蝴蝶鲤的尾巴痘疮成因,大同小异,只是在程度上比那个要轻微很多。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重复多次了,我的这条小罗汉就是铁证,初期入缸它就已经出现胸鳍溃烂、白斑,最后胸鳍有炎症的'地方全部烂掉了之后,注意水质管理,慢慢地、新的胸鳍也就长出来了,就是如此简单的治疗措施,看住水质,看住观赏鱼的状态和食欲,我们根本不必去管。

冷水观赏鱼如果由于季节更替,可能也会出现这种问题,假设我们的水温过低,那么,即使水质很好,它们的恢复时间也会很慢很慢。

而热带鱼恢复起来应该是很快的,只要不再受到其他观赏鱼的攻击,或者根本不在压抑期,否则也是需要半月二十天的时间,快的,也就是三五天、一周左右即可恢复,我们也要看鱼鳍损伤的程度。

鱼缸里的鱼长白点了怎么解决3

冬季鱼缸里的鱼普遍容易起白点,主要原因是这个季节的温差比较大。

鱼身上的白点应该是小瓜虫,小瓜虫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等部位,其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又称白点病。

小瓜虫最适的感染温度为20℃-25℃,一般情况下30℃以上小瓜虫停止繁殖。可以在鱼缸内放入加热棒,将鱼缸水温调高到33℃左右,保持3天左右,这样鱼体上的小瓜虫即会自然脱落死亡,若有条件每天换水三分之一左右,同时吸底,尽量将小瓜虫的胞囊吸出来,3天后逐渐将鱼缸水温降低到28℃-30℃并长期保持在该温度即可。

鱼缸里的鱼长白点了怎么解决 第3张
  

由于昼夜温差大,没有恒温器的水族箱中的热带鱼最易患白斑病。白斑病又称小瓜虫病。热带鱼感染这种疾病后,囊和鳍上就会长出白色的'小斑点,然后整个身体就会生长。

后期表面粘液增多,白色斑点变为白色囊肿。它似乎被一层白色的薄膜覆盖着。患病的鱼往往有明显的活动减少,漂浮在水面上或聚集在一起。如果不治疗,他们会逐渐减肥,直到死亡。白斑病治疗较好,只要水温提高到32度,就可以用1%的盐水浸泡。你也可以去买专门治疗白斑病的药物,比如白斑,效果很好。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