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伯为何背叛项羽

来源:靓丽范 8.4K

第一,张良是项伯的救命恩人,项伯和刘邦又是儿女亲家,项伯重感情;第二,项羽失去民心,众叛亲离,项伯审时度势。

项伯为何背叛项羽1

项羽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呢?后世很多文学作品,影视方面都给出的理由是,项羽没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姑且不论这到底是不是主要原因。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一直被大家忽略,就是项伯。

为什么要说这个人呢?因为他曾经几次出卖项羽帮助刘邦。在范增定计杀刘邦的时候,项伯先是秘密通知刘邦,然后又在项庄舞剑要杀刘邦的时候,项伯保护了刘邦。

那么为什么项羽的叔叔,不帮助自己的侄子,而频繁的帮助外人呢?

按照史书记载说是,项伯因为年少时行侠仗义,曾经和张良有一段交情。所以说项伯鸿门宴帮助刘邦,完全是因为自己好朋友的关系。

但是这个理由细细品品,就像是一个借口。就算朋友关系在好,现在你我身处两方阵营,何况项羽还是自己的侄子呢。

在当时那个以家族为核心的时代,这样明显不正常。那么究竟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使得项伯屡次帮助刘邦呢?

我认为是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项伯作为项羽的长辈,当初更是一起起义的,最早项伯还被楚王熊心封为令尹(和丞相官职差不多),这样也算是很有权力的。

但是经过巨鹿之战之后,项羽基本上是架空了楚怀王的权力,本来项伯在楚国还有些权利,现在完全成了一个长辈的形象。

人人在说项伯的时候,不会再说他是楚国的丞相了,会说的第一名词;那是项将军的叔叔,这种情况下项伯肯定不爽了,权力欲望谁不想有。

从项伯完全不给项羽面子,不但私下见刘邦,还在鸿门宴上频繁的保护刘邦。

就可以看出项伯对自己的侄子有多么不满。‘俗话说得好共患难容易,共享天下就难’当初项氏一族目标就是灭秦,等秦灭了后富贵起来,也就人心各异了。

第二点,派系的问题。

从鸿门宴项伯擅自,拿武器和项庄对坑。

可以看出项伯完全和范增是两个派系,按理说范增是项羽手下第一军师,基本上算无遗策,项伯为什么认可范增的决定呢?

哪怕最后项羽中了反间计,不信任范增的时候,以项伯和项羽的关系,完全可以替范增说话。

但是并没有,可以看出两个人明显不对盘,而且在项羽灭秦之后,项伯的'位置其实很尴尬。

准确说就是不上不下的位置,项羽这个人还有个性格特点就是‘小气’这点和刘邦成反差比,手下的人都离开项羽也有这么点因素。

可想如果你是项伯,虽然侄子现在灭了秦国很厉害,但是对你不冷不热。而且也没给你多高的地位和实际权力,赏赐方面也很少。

但是刘邦呢?就经常重金贿赂,项伯。多次给项伯送礼物,而且每次态度极其谦虚,口称项伯是救命恩人。

要论亲戚关系的话,项羽和项伯是叔侄,刘邦还和项伯约定成为儿女亲家。到底谁更亲一些,这又怎么理得清楚呢,何况项羽还是个那么自负的人,很容易轻视身边的人。

项伯为何背叛项羽
  

所以古人常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不止要得到民众的心,同样也要得到手下的心。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不但要舍得赏赐,还要懂得不居功。

让手下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自己很有价值

刘邦说过很精辟的一句话;‘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算无遗策,妙计连珠,我不如张良’‘论治理国家,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我不如萧何’。

但是他们三人皆被我用,项羽独一范增且容不下。可见在领袖用人方面,项羽是多么的失败。

项伯为何背叛项羽2

“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公元前202年,也就是当时的汉五年,刘邦率领着大军追击项羽一直到了阳夏南部,到了地方后大军进行了驻扎,只等着和韩信、彭越方面的军队会合。

最终,韩信的十面埋伏如同天罗地网最终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刘邦也定鼎开国,刘邦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普通出身的皇帝。

皆为利往

在击败项羽的过程中,远远不是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甚至是困难重重。汉军行军来到固陵的时候,本来应该会合的韩信与彭越的部队却没有按照原计划到达,刘邦因此感到极其恼火。

在失去了两个极其重要的帮手之后,汉军战斗力大减,被楚军一触即溃,刘邦只能落荒而逃,回到营垒之后转攻为守,作出防御姿态。

汉高祖刘邦起事时期剧照

项伯为何背叛项羽 第2张
  

韩信和彭越为什么不按照约定一起合围楚军呢?诸侯会盟出现了不守约定的情况,战争该如何继续呢?刘邦在这个问题上询问了张良。张良的回答一针见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谁又会来为刘邦卖命呢?如果项羽立刻被刘邦打败,而韩信和彭越却不能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地盘,那他们还会来帮助刘邦打仗吗?但是刘邦如果许诺战胜之后可以和他们共治天下,他们自然就会来帮助刘邦打败项羽。

因此张良建议:“我们不如把陈县以东一直到海滨一带的地区分给韩信,把睢阳以北一直到谷城的地方许诺给彭越,这样就相当于让他们两个人平分楚国。

这样韩信和彭越二人实际上就不是为了大王您打仗,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战斗。如果我们三支军队能够合盟的话,即使是西楚霸王项羽也没法和我们匹敌。”

狼群围猎

刘邦立刻采纳了张良的建议。立刻派出了使者通知韩信和彭越,如果他们可以出兵帮助汉军一起打败项羽,刘邦一定会给予他们应得的利益,也就是说韩信和彭越可以裂土为王。

二人可以一起平分楚国,看到了利益的韩信和彭越立刻就响应了刘邦的倡议,决定一起出兵帮助刘邦击败项羽。

韩信决定从齐国起兵,刘贾的部队也开始从寿春一起齐头并进,军队势如破竹,直接血洗了城父,大军的兵锋直指下。

看到韩信的兵锋,大司马周殷背叛了楚国,直接率领着舒县的兵马屠杀了六邑,和彭越和刘贾一起会师垓下,这样一来,被合围的就变成了项羽,接下来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面楚歌”,这一计精妙狠辣,项羽的求胜心和意志也是从这一刻被摧毁的。

当时对于项羽来说情况非常紧急,相遇在当时的手头只有十万的兵马,而且接连不断的征战让部队人困马乏,后勤方面也是一天不如一天,项羽也慢慢地失去了西楚霸王的张狂和霸气。

韩信的三十万大军正对楚军,孔将军从左边围堵住项羽,费将军则在右边,汉军作为后备部队进行殿后,周勃和柴将军尾随着刘邦,层层的包围住了楚军,生怕出一点儿闪失。

勇不可当的韩信一马当先和项羽展开了厮杀,但是在交战的过程中韩信突然间调转兵锋,佯装撤退,杀红眼的楚军想要乘胜追击。

可是孔将军和费将军拍马杀到,左右两翼早就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楚军一看情况不妙,立刻撤退,可是想不到一路败退的韩信开始回头追杀楚军。

项羽纵是有千般的`本领也抵挡不住这层层的包围,最终大败于垓下,刘邦作为殿后的军队可谓是兵不血刃,不动一兵一卒就看到了项羽军队的失败,这也是刘邦征战生涯中最轻松的一次胜利。

英雄末路

这个时候,楚军在垓下修筑了坚固的营盘堡垒,兵败如山倒的项羽只能退回到营盘坚守,但是接连的征战早就让项羽的楚军弹尽粮绝,外面就是汉军的层层围困,项羽这一次便是插翅难逃。

此时此刻身处绝境的项羽,心中所思所想居然不是如何率领将士们突出重围,而是惦记着一直陪伴自己的美人虞姬和自己的乌骓宝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虽然有一丝英雄末路的悲壮,但是如果仔细一想,这些无非是项羽的妇人之仁,和刘邦在遭遇逆境之时积极地寻求帮助的境界可谓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一个满心的儿女情长,一个要的是一统天下,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和虞姬的一阵儿女情长过后,项羽马上就要犯下他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肯过江东”,项羽一时的意气用事放弃了最后的翻盘机会,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项羽目光的短浅,注定成就不了一番伟业。

项羽凭借着自己的万夫不当之勇,横冲直撞的在汉军阵中冲杀到了最后,这个时候他跑到了乌江边上。

到了乌江江畔,只剩下几个死士和自己的乌骓宝马,英雄末路的场景的所有要素都在这里。当年雄姿英发的万人敌项羽居然落到了如此田地,也许项羽自己也没有想到。

英雄相惜

最终在一声哀叹过后,项羽在乌江江畔拔剑自刎,在项羽死后,楚地全部投降了刘邦。鲁县一开始并不服从汉军的管理,引得刘邦一开始是想血洗鲁城。

但是刘邦实际上一直钦佩恪守礼仪忠勇的义士,看到鲁县人民为君王守节,于是心生了一计,刘邦把项羽的首级拿给了鲁县的百姓看,最终鲁县的百姓便同意规训于汉军。

对于项羽,刘邦的情感非常复杂,他们曾经是好兄弟,后来在征战之中变成了死对头,刘邦非常欣赏项羽的勇猛,项羽也在鸿门宴中放过了刘邦,在项羽的死后,刘邦希望可以厚葬项羽,而且还痛哭了一阵,也许命运就是这样,争斗和欣赏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体。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