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班随笔(15篇)

来源:靓丽范 3.22W

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小班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15篇)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1

今天,我被重新分配到小班去当“孩子王”。怀着兴奋的心情,我来到了我们幼儿园神圣的地方——小班活动室。我曾经无数次的想象小班孩子们可爱、纯真的笑脸,更曾在心底小小的期盼“有一天我也能当小班的'老师”。但当我迈入小班时,入眼的是抱紧爸妈不放手的宝宝、入耳的是一片嚎啕。手足无措的我,只能站在一边“看着”。

你看,尹俊杰小朋友死命抱住送她来园的妈妈,怎么劝也不放手;你再看,马心桐趁着上厕所又偷偷跑到滑梯上玩了,任你在下边喊破喉咙,依旧我行我素;还有,那个是家中独子的王俊杰更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我现在真是一个头俩个大,实在没了办法。“原来,小班的孩子这么难‘管教’呢......”我正在想着。突然见到尹俊杰抽噎着放开了妈妈的手;看到马心桐乖乖的从滑梯上走了下来;看到“调皮鬼”王俊杰端端正正的坐好了......发生了什么,奥,原来小班的老教师——马老师出马了。

午休的时候,我赶忙跑过去请教这神奇的“魔法”。马老师神秘一笑:我也没有什么特殊的“魔力”,不过因材“管教”罢了。平常孩子来了,我就细心的观察他们的特点,渐渐地就找到了“对付’他们特用的方法。这些方法不适用所有孩子,有的仅仅是针对一个孩子。就像尹俊杰每次来园老哭,我就承诺她“你不哭,我们玩会儿滑梯,妈妈就会第一个来接你”;还有马心桐,她是一个“小吃货”,每次不听话,你就只要说:“再不来,加餐都被别人吃掉了”保证管用......至于小尹同学就更好处理,这孩子吃软不吃硬,你只要夸夸他保证做得比谁都好......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今天我又学到了一招:因材“管教”。平时静下心来观察孩子,找到突破点,教孩子就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难。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2

小小班有个帅帅的小男孩,帅帅的小男孩皓旭一点也不乖,你看,她又抢小女孩雨辰的玩具了,小女孩新怡经过他身边,他又伸手去打新怡了。你听,小小班唯一一个哭的孩子就是帅帅的皓旭了,每天早晨,高高胖胖的皓旭还要妈妈抱着来幼儿园,而且皓旭也是唯一一个不听老师的话每天带零食到幼儿园的`孩子。

今天早晨,皓旭又带零食来幼儿园了,妈妈对我说:“这孩子买零食已经是习惯了,不买就哭”我抱过他,问他:“老师说过小朋友是不能带零食到幼儿园的,皓旭忘记了吗?今天是最后一次吧,让妈妈把零食带回家好吗?”听了我的话,皓旭哇的哭了,如果此时家长能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相信老师的话孩子会听的,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皓旭妈妈却对我说:“老师,小孩子嘛,不就是几包零食吗?让他拿着玩吧,吃没了明天俺再给他买。”我真的无语,看来孩子的不良习惯和家长有很大关系,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和家长沟通,改变家长的观点,不能凡事都宠着孩子,家长宠孩子要有个度,如果超出了这个度就是溺爱了,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会表现的自私任性,在同龄孩子中不合群,直接影响到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接下来几天,我利用皓旭妈妈送孩子上学的时间和他沟通,通过实例让他意识到对孩子的溺爱是错误的,也和她反应了皓旭在幼儿园的表现,听了我的话,皓旭妈妈才意识到自己溺爱孩子了,也表示以后要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时间又过了两周,再看现在的皓旭,那个给小朋友分玩具的是帅帅的小孩男孩皓旭!小女孩子涵摔倒了,那个去扶她起来的也是帅帅的小男孩皓旭!每天早晨,帅帅的小男孩皓旭再也不要求妈妈乱买东西了,是不是变化很大啊?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3

本周我是早班,早上在教室里迎接每一位孩子的到来。没过多久,活动室外又传来了溪溪撕心裂肺的哭声。我马上来到教室门口去迎接她,只见溪溪的爷爷在她身后跟着过来了,爷爷对我说,今天早上叫溪溪起床的时候,估计溪溪没有睡醒,所以早上起床之后在家就开始哭闹了,麻烦老师多多安慰。爷爷走之后,我牵着溪溪的手来到她的座位上,给她拿餐巾纸擦了擦眼泪,溪溪还是停不下来,看着手中带来的袋子里的衣服哭着对我说:“老师,我的衣服等会要带回家的。”我对她说:“溪溪,你放心,你的衣服先放在自己的抽屉里,老师会让你带回家的。”哎,溪溪就是这样爱哭,遇到一丁点事情就开始哇哇大哭,哭的闹死了,一时半会还停不下来。比如,玩玩具的时候旁边的小朋友拿了她桌前的玩具她会哭。上课的时候坐在她旁边的孩子不小心碰到了她的,她也会哭。睡觉的时候,旁边床上的被子铺到了她的小床上面,她也要哭。吃饭的时候,吃不完饭,她也要哭。做操的时候,溪溪找不到自己的小点子,她也要哭。真的.是一个爱哭的孩子。

记得开学那会,午睡的时候她睡不着也要哭,于是与溪溪的家长交谈,交谈中了解到,溪溪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对孩子非常宠爱,有求必应,如果不满足她的要求,她就开始哭闹,奶奶看孩子哭就心软了。孩子用这种方法征服了家长,稍不如意就哭,逐渐成了一种习惯,家长对此又头痛又心痛,越怕她哭她越哭,没有丝毫办法。久儿久之,溪溪就变得这么爱哭了。

我想,我们教师和家长需要相互配合,帮助溪溪改掉这个爱哭的坏毛病。让她变得容易和小伙伴交往,不要和伙伴这么斤斤计较。不要像一个小刺猬一样,大家都不爱接近她,就是因为她爱哭。我相信,只要教师和家长有足够的耐心,溪溪会变得活泼开朗的。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4

今年,我带的是刚入园的宝宝。他们的年龄都在3——4岁。这些宝宝,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肤浅,生活经验贫乏。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要多帮助幼儿认识大千世界中的美好事物。

记得他们刚来的时候,情绪都不是很稳定。尤其是在下午放学的时候。有的家长来接宝宝比较早;而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姗姗来迟。那些走的晚的宝宝们往往看见别的家长就会哭闹。有一天,班里的一名小宝宝哭闹不止。于是,我拿起了一桶橡皮泥,“宝宝们,看看这是什么?”宝宝们一看,大叫说是橡皮泥。我问他们想不想玩,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想”。我观察了孩子们看见橡皮泥的表情,个个都迫切的想要得到。那一个下午,孩子们拿到橡皮泥不停地揉、捏、搓,玩的不亦乐乎!看见孩子们对橡皮泥这么喜欢,我忽然眼前一亮,何不让这小小的橡皮泥发挥一下魔力呢?

第二天,我准备了好多桶形色各异的橡皮泥。当放在桌子上的一刹那,孩子们都欢呼并且尖叫。我让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橡皮泥。并对宝宝们说:“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橡皮泥大比拼,宝宝们利用手上的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携物、植物、餐具、蔬菜水果等。最后,我们看看哪一名宝宝获得巧手宝宝的称号。”比赛正式开始了,每一位宝宝都迫切的开始了工作。有的`宝宝用手压,有的宝宝把橡皮泥放在桌子上搓,而有的宝宝借助了橡皮泥中本来带的工具把橡皮泥给切的一段一段的。 一会的功夫,孩子们得作品就展示出来了。我走过去一一的观察。有的搓的是圆形,有的是圆锥形。于是我问他们:“你们做的都是什么呀?”宝宝们得答案各不相同。老师:“我做的是鱼丸”,“我做的是胡萝卜”,“我做的是面条”,“我做的是水饺”。突然,一个孩子的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她的作品都是用长条的橡皮泥做的。说真的,我真没看出来宝宝做的是什么。于是我问:“如意,你做的是什么?”如意耐心的给我解释。她说:“我做的这个是小桥,下面是水。我们要从小桥走过去,要不然我们该掉到河里了。”听了孩子的解说,我顿时明白了。原来,每一位孩子的想象力都是不同的。当他们拿到相同工具时,会动用他们的小脑袋想出不同的玩法。这次的比赛我发给了每一位宝宝一个小礼物。因为他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想象,都非常的棒!

在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孩子智慧之门,打造幼儿灵巧之手,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努力探索和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幼儿智力。幼儿不但掌握了技能、技巧,同时也开发了幼儿智力,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我们要从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为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要建设者,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加油吧!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5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

例如:玩“瓶瓶罐罐总动员”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玩的方法,有的可以一个一个套在一起,幼儿可以把它们一个搭起来等不同玩法.”通过实践,孩子们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6

今年,我教小班,不是我诉苦,这小班老师可真不是好当的!真是酸甜苦辣都尝尽了……。

我带的小班32个孩子,最大的三周岁多一点,最小的两岁半,还有一个是云南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条件,教育环境各不相同。现在的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心肝宝贝,在家里随心所欲,可到了幼儿园要守纪律,守规则,要按点作息,还看不到妈妈,他们哪受得了。

开学第一天,教师就成了“戏台”了,哭的哭,喊的喊,一会这个要小便,那个要大便,开学前几天,真好像是个梦。

有的.孩子在家长怀里不下来,有的孩子在园好好的,见到家长来接就哭个不停,好像在幼儿园受了很多委屈似的。有的小朋友还对我“下狠手”,一次,我被龙龙小朋友咬的指头上渗出了血……。

带这小班哭时真苦,累是真累,不过,倒也能得到同情与理解,一位家长无不感慨地说:“我们全家哄一个还忙得团团转,你们老师要照看这么多,还要教他们知识,可真不容易啊!”

我们幼儿教师能图个啥?不就是让这些家长放心上班,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吗?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7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每逢这天,全国各地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庆节方式,我班利用“端午节”这个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了解端午、走进端午、感受端午”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开始观看视频“端午节的由来”初步了解端午节,接着图片欣赏端午节习俗及制造粽子的方法,当老师把制作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展示在幼儿面前时,幼儿已经跃跃欲试,包粽子喽!!!

自主包粽子的过程中,其他小朋友们都在包的热火朝天中,我发现彤彤小朋友自己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坐在那里。“彤彤,你怎么了?”“老师,我不会包。”当我正想帮助她包粽子时,突然想到何不利用这次机会引导幼儿回到教学过程中来,体验活动过程的乐趣,而不是过于注重最后的结果,这不正是虞教授所说的“回到过程中,意味着通过探究、操作、体验、交往、表达去感受和表现世界及自己的内心,进而获得新的经验,这就是最重要的学习”。于是我告诉彤彤自己先尝试包一包,如果还是不会可以请你的好朋友教教你啊。彤彤自己试着包了一个,并不是很满意,于是找到她的朋友,朋友认真、仔细跟彤彤的讲解了包粽子的方法,像个小老师一样,不一会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展示在我们面前。这个过程彤彤不仅学会了包粽子的操作方法,体验和朋友们自己动手包粽子的.乐趣,还锻炼了与小朋友之间的人际交往、合作能力,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及观点。

活动最后请每个小朋友聊一聊包粽子的感受,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纯真无邪。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8

你的头是圆的吗?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好奇心越来越强,总想要把某件事弄清楚才罢手。当然了,他们喜欢与周围的事物之间产生互动,喜欢探索。作为老师的我们在遇到这种状况时,不要过于干涉孩子们的探究,必要时能够加以引导。

这天下午孩子们正在自由玩耍。突然我被一个奇怪的谈话吸引住了“我的头是圆的,你的头是圆的吗”“当然了,你看。”说着还故意靠过去让他看。“你说谎,你的头不是圆的,你的头是长方形的。”听到这儿,我不禁笑了起来。“不是,你的头才是长方形的呢”两人为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他的头为什么不是圆的,而是长方形呢”“因为他的脸是长方形的,所以他的.头也是长方形的。”听了他的话,我断定他为什么一口咬定自己的头是圆的了因为他的脸是圆的。“你身上哪些地方圆的”“眼球是圆的。”“老师我明白,我的皮股是圆的。”听到这儿我不仅仅哈哈大笑起来。和孩子们在一齐聊天后,你就会觉得自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和孩子们在一齐的感觉真好!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9

人是万物之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唯有用关爱编织才能够天长地久。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每时每刻你都活在周围人的关爱当中。不信,你且看(这一幕发生在我的班里):

慧慧一边走一边哭,霞霞在轻轻扶着她,走在旁边的泉霖轻蔑的说:“哎呀,那么娇气呀!”霞霞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么能那么说呢?我们应该关心她啊,老师说过,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听到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慧慧哭的原因,原来是慧慧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马上送她到卫生室,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回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急切的问:“老师,慧慧怎么了?慧慧怎么了?她怎么会哭呢?她哪里不舒服啊?”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急忙说:“好孩子们,慧慧没事了,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就没事了。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很好,特别是霞霞,知道关心小朋友了,你们长大了,老师很高兴,你们是老师的骄傲。”

这件事让我明白,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让孩子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关心与爱护;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孩子的世界充满正能量。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10

记得泉泉小朋友刚入园的时候,是我们班哭的最厉害的,任凭什么办法对他都无济于事。现在的泉泉真可是180度的大转弯。还记得刚来那会每天早上都得和他奶奶耗上半个多小时,现在呢?每天早上第一个来幼儿园,从来不让他奶奶送到教室,主动跟奶奶说:“拜拜”。

这天,像往常一样,泉泉又第一个来到了幼儿园,我正在给桌子消毒,泉泉兴高采烈的'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帮你擦桌子吧!”我看着他那天真的小脸,不忍心打破他这好意便答应了。给了他一个小抹布,他拿着抹布,像个小大人似的擦了起来,嘴里哼哼着“我和妈妈擦桌子”我问泉泉:“你跟谁在擦桌子啊!”

泉泉抬起小脸说:“老师啊!老师像妈妈!”一句短短的话,让我的心里暖洋洋的。

在幼教这个职业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得到孩子的认可和喜欢。“老师像妈妈”多么暖心的一句话。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11

新生入园可谓是幼儿园门前的一大景观,哭的、拽的、笑的、闹得,真所谓是千姿百态。

尽管如此,大多数孩子还是顺利的从家长手里接过了孩子,当班主任老师们陆续的带领孩子们走进自己的活动室后,园门口接待的任务自然留给了我,这样,“认生”的孩子就是了一大难题。

朱辛子豫是刚入园的一个男孩子,第一天入园就出奇的安静,没有哭闹,谁知道当别的孩子停止哭闹后,他却一反常态的来了,当孩子的奶奶送到门口后,打过招呼后,“子豫让奶奶来送的,来,朱老师带你去教室。”谁知,孩子一扭身子,竟然抱着奶奶的腿,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找胖老师,找胖老师。”——教孩子的老师身材胖点。随后,子豫的奶奶接着说:“孩子就认他的胖老师。”听到家长和孩子的对话,我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笑着对家长和孩子说:“好,那你们等着,我去叫他老师来。”

看到张老师出来后,孩子跟随老师进入活动室。

针对此情况,我与家长进行了简短的交流,让家长明白了到了幼儿园,并不是一个老师,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除家长大脑中的老思想,谁教我的孩子,我就只认谁的观念。于是,从孩子在园表现,一直到入园前的分离,再到这个阶段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等等,进行了探讨。当看到家长不住点头的.神情时,我觉得时机也差不多了。因此,我与家长达成共识,明天早上入园时,让我来接待孩子。

第二天早上,我在园门口接到了这位家长和孩子,虽然孩子比较勉强,但孩子没有哭闹,最后还是把小手给了我,当我牵着孩子的手时,我首先微笑着对孩子的表现给予了赞扬。“今天子豫真棒,能跟着朱老师进教室了。明天我相信,子豫就能自己走着进教室了。一会见到小朋友们,自己跟他们说一说,让小朋友们也学一学子豫。好不好?”就这样,在边说边走中,孩子忘记了人生,顺利了走进了教室。

第三天.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地等待着,“老师,我奶奶送我来了”……看到孩子荡漾着微笑的小脸,我也笑了……

通过这个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让我更进一步明确了,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明白了教育的责任不光是孩子,还有家长的认可与期!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12

陶行知先生说:“师范生的唐僧是小朋友。师范生该拜小朋友做师傅,也如同孙行者的本领比唐僧大,倒要做唐僧的徒弟。小朋友是我们的总指导。不愿受小朋友指导的人,不配指导小朋友。”

其实,幼儿教师很多时候扮演的就是孙悟空的角色。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磨难,我们变成孙悟空为3-6岁的娃娃保驾,得到的是无尽的爱与欢乐。

还记得小班开学一个月后,仍有几名幼儿入园时忘记与老师打招呼。每当这时我就笑眯眯地看着他,问:“你是谁呀?”孩子马上就会想起来要跟老师问好。这一天,我在厕所里给他们提裤子,一个稚嫩的声音在问:“你是谁呀?”我感觉很有趣,就回答:“我是猫妈妈,你是谁呀?”一个孩子乐呵呵地回答:“我是猫宝宝。”接着,每一次的上厕所时间,就会有许多的声音一会儿就来问:“你是谁呀?”我也不断地变换着角色,一会儿是鱼妈妈,一会儿是山羊妈妈,一会儿是兔妈妈……他们也一会儿是小鱼,一会儿是小山羊,一会儿是小兔……更有一些孩子趁我蹲下为其他孩子提裤子的时候,趴在我的背上大声喊:“妈妈,妈妈”,还有的孩子捧着我的脸,指着一颗黑痣或一块疤痕,担心地说:“兔妈妈,你这儿坏了……..”

每到此时我心里总会涌起一份感动。人们常常教孩子唱“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现在我真正体会到被孩子们当作妈妈、唤做___感觉真好。

有时我会假想,如果孩子们在问“你是谁呀?”我如实回答“我是吴老师”,这其中的趣味,或许就会大打折扣,我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距离就不会如此贴近,我也就享受不到孩子们那可贵的.称呼了。正如高建琴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蹲下来”,我想,除了蹲下来,我们还要及时理解孩子所传递的信息,能够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以孩子所喜欢的方式、所喜欢的语言进行沟通,这样我们才能读懂他们;我们不仅要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而且某些时候还要扮演成孩子,让他们觉得老师跟他们一样,只不过是个大孩子。我们还要像尊重一个朋友一般尊重他们的言行,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孩子们那一声声稚嫩的“妈妈”。

其实,被孩子们唤做“妈妈”的感觉真好。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13

午后,我搭好桌椅准备装饰墙面。几个孩子好奇的跑过来,问这问那,我告诉他们我要在墙上贴上他们喜欢的画,孩子们都很高兴。当我告诉他们不能在我搭的桌椅跟前玩耍时,孩子们乖乖的玩自己的.游戏去了。

景润却不停的在我身边转来转去。“景润离这儿远点儿,你在这儿危险!”我提醒道。景润才不买账,在我搭的桌椅前一边跑一边还唱着,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我有些急,生怕他在这儿会有什么危险,便大声喊道:“离这儿远点!”景润听了有点吃惊,但很快又恢复了原样。我从搭的很高的桌子上下来,想把他抱到一边。景润看到我有些生气的样子大声说:“我要哭!”一句话把我逗乐。好家伙,还想威胁我。我忍住笑装作生气的样子:“好,那你哭吧!我看着你,也不哄你!”景润觉得无趣,当然也没有哭,没等我再拉他,自己就乖乖的玩去了。

以前我也发现,有的孩子拿不到想玩的玩具、不想吃碗里的饭时都会哭,帮他拿到玩具或是因为他哭而放低对他的要求后,他会马上高兴起来。这下我明白了,我们为了让孩子们早一点适应幼儿园生活,尽量满足他们的一些要求,会给某些孩子以错觉。在景润这个小机灵眼里:老师最怕小朋友哭。所以今天景润会以‘我要哭’来威胁我。看来我们的教育也有失误的地方,不能低估这些小小孩呀!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14

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结构的原因,在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个个都娇生惯养的,自理能力是越来越差,小班的孩子更不用说了。在相处的日子中,我发现班内的孩子虽然在老师、阿姨的帮助下大部分都学会穿鞋子了,但左右脚穿反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我们曾每天不厌其烦地在起床后一遍遍地纠正,但收效甚微,效果不是很明显。

前几天下午起床后,我又发现好几个孩子把鞋子穿反了,于是我就故作神秘地说“哎呀,刚才,你们午睡的`时候,有好多鞋宝宝在向我提意见,说:有些小主人到现在为止还把我们穿反,害得我们都歪着头做不了好朋友而且脖子又很酸,现在让老师看一看,哪几个小朋友又让鞋宝宝歪着头了。”孩子们马上就把小脚并拢了,谢衡说:“我发现了,陈智高的鞋宝宝歪着头没做好朋友。”高蕊说“时间的鞋宝宝也歪着头,没有做好朋友。”于是,我乘机说:“孩子们,快让它们做好朋友,帮它们把头扭过来,好吗?”几个穿错鞋子的孩子一下子就把鞋子换过来了。我说:“现在我们的鞋宝宝都没有歪着头,成了好朋友,你们看,是不是还互相点头微笑呢!”今天起床后我发现他们把鞋子穿反了就又提醒了他们:“快看看你们的鞋宝宝有没有歪着头,是不是好朋友。”经我提醒后的孩子们发现错了马上改了过来,穿好后还说:“我的鞋宝宝它们是好朋友,没有歪着头。”

小班的孩子都喜欢事情现象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因为他们觉得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会自言自语地与小花、小草对话;和积木、玩具聊天;有些幼儿甚至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交上了朋友等等。所以对小班孩子的教育也应顺着他们爱好,那么教育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15

图书不哭

刚开学的时候,我们在图书架上放上许多图书,孩子们似乎也挺喜欢看的,下午点心吃完后总能看到很多孩子到那边看书。

但是过了不久我发现,每次把书放回去时,很多孩子没有正确的把书放到原先的地方,图书角那里往往是一片狼籍,虽然每次都提醒了,但效果不是很好。我想是不是里面的书投放的太多了,反而显得乱,于是我就重新整理了一下图书架,选了一些更适合小班孩子阅读的图书,总共放书48,这样书架也看上去整洁多了。我又在书上和柜子上贴了标签,利于小朋友进行摆放。

我发现从那次后,孩子们看完书都能放回书架了,心里一阵欣喜。但是过了不多久,我就发现了一本书的封面被撕坏了,本来我想赶快把它补补好,转念一想,就应借机对孩子进行一次教育,我又赶紧召集孩子们围坐一齐进行谈话,我说”你们看呀,老师手上的这本书在哭呢,为什么?”孩子们都说书坏了,“是呀,书受伤了,怎样办呀?”沉默了一会,有个孩子就说补一补呀,这时我就教育孩子们看书时要爱护图书,不能撕,不然书也会哭的`,孩子们口里喊着“好!”接下来几天我观察着,发现图书没有撕坏的状况,我想状况有所好转了。这一次针对孩子们把书放回书架时没有叠放整齐的状况做了谈话,并示范怎样把书放回书架,每一层的书分四格,看完的书要把封面朝上分别放到四格中。透过拟人的形象和语言,期望孩子们能够更好明白爱书的道理,让我们班的书不要再“哭泣”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