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九龙山茶区属于什么县

来源:靓丽范 1.86W

安远县。

赣南采茶戏九龙山茶区属于什么县1

著名的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约有四百年历史。提到赣南采茶戏,相信很多赣南人都听过,但说起它的起源地却少有人知。

《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载:“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影响较大的一个剧种,据考,它明末清初起源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

九龙山也叫九龙嶂,位于三百山西北部,濂江、新龙、凤山、镇岗四乡交界处。虽名气不及三百山,风景却毫不逊色。

九龙山东西绵亘17公里,九峰耸立,山脊蜿蜒,重峦叠翠,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相传这里是九条真龙吐珠的地方。就连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都曾慕名登山,挥毫作《九龙劲松图》。

九龙山主峰海拔1106米,总面积50平方公里。从高空视角看去,只见群山青翠,山石嶙峋,飞瀑垂挂,云雾缭绕。

春日的九龙山,山色空濛旖旎风光秀丽。晨间山雾从山谷中慢慢升起,一一汇聚在林海群山之上,随风而动变幻莫测,站在山巅远眺,仿佛置身九天仙境,伸手可摸流云。

赣南采茶戏九龙山茶区属于什么县

春来水涨,山间飞瀑奔流,远远望去,正应了李白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走近时便能听到震耳欲聋的水声,像那春雷轰轰作响。

银白的瀑布配上葱郁的'丛林,此刻大自然就是最有灵气的画家,随手一挥便成一幅大气的写意山水画。

九龙山是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自然离不开茶了。据说,九龙山是当时江南主要茶区之一,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

九龙山盛产的九龙茶“香清色碧而味厚”,品质优异曾为朝庭贡品,只有皇家贵族才能喝得上这里的茶,可见九龙茶是多么珍贵。

四五月之际,九龙山上杜鹃花大片盛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好似天边最灿烂的晚霞落在了山间,惊艳游人美不胜收。

如今的九龙山春光正好,特别适合徒步踏青。山花烂漫梦幻云海,不如选一个悠闲假期带上家人一起登山,抓住春天的尾巴,赴一场和大自然的浪漫约会。

赣南采茶戏九龙山茶区属于什么县2

赣南采茶戏最早出现于江西省赣州安远九龙山茶区,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赣南采茶戏,俗称“茶灯戏”“灯子戏”,有“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

赣南自古盛产茶叶,当地人喜欢一边采茶一边唱歌,委婉动听的采茶调回荡在山间茶园,经过400多年发展,它在这片红土地上演化成了,极具当地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

赣南采茶戏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

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赣南采茶戏从孕育到成型,大致经历了采茶歌——茶篮灯——采茶戏三个阶段,但三个阶段又是紧相贴合,彼此重叠的。

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约有四百年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

在九龙茶山,茶农们为解除劳作辛苦,为传递相互的情感和信息而引吭高歌;茶农们还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时候,以民间灯彩的形式,走村串户,自娱自乐。于是“采茶歌”、“采茶灯”便应运而生。赣南采茶戏正是在“采茶歌”、“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其它民间艺术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赣南采茶戏九龙山茶区属于什么县 第2张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男欢女爱的戏情所占比重为大。

最能表现赣南采茶戏的特色除了音乐外,还有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三绝”,即: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此外,“丑行当家”的表演形式,也是一大特色。

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称为“正丑”,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二是“丑行丑扮”,称为“反丑”,多是一些烟鬼赌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小旦”主要是勤劳纯朴和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多为喜剧。

它不靠完整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观众,而是靠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表演唱腔取胜,百看不厌,久演不衰。《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的爱》、《快乐标兵》等新剧目,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

热门标签